共青团忻州师范学院委员会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日期:2017-09-18]   来源:Systemp   作者:Systemp   阅读:[字体: ]

共青团忻州师范学院委员会改革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精神,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共青团山西省委改革实施方案》《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学联学生会组织改革方案》《山西省学校共青团战线改革实施方案》及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我院共青团各项工作和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 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解决脱离青年学生的突出问题,依照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积极适应共青团深化改革新形势、教育领域改革新发展和青年学生新特点,牢牢按照“坚持把准政治方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出重点聚焦问题、统筹推进上下联动”的工作原则,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围绕我院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中心工作,着力开展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团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把改革作为检验和推动我院共青团工作更上一级台阶的新机遇。

二、改革措施

(一)改革优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1.完善机构设置。院团委按照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组织提升等工作任务,在以往一个科室的基础上新增组织部和宣传部,理顺机制、完善职能,全面支持和保障完成团委主要工作任务。

2.院系联动,推行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师生制度。落实“大宣传大调研”、“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等工作要求,实行院级专职团干部“驻校蹲班”制度,院团委专职团干每人直接联系34个系及12个基层团支部,系团委专职团干每人直接联系12个基层团支部。实行“123工程”,专职团干每个学期至少给基层团支部上1次团课、参加2次主题团日活动、组织3次与普通团员青年的主题讨论。继续加强“调研走访”活动,院团委每月走访12个系,调研各系团工作开展情况,谈经验、讲问题、求创新,对工作及时总结、调整;院团委每学期至少组织12次书记班子与基层团员青年的恳谈会。建立健全团学工作活动的“众创众筹众评”制度,通过项目化的征集招标、申办领办等方式,通过实行青年师生评议工作制度,使青年师生更多参与到团工作的设计、决策、实施、评议全过程,鼓励系团委、团总支、团支部承办院级共青团活动。

3.构建项目化、扁平化、制度化工作机制。对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促进“三下乡”、“与信仰对话”、“四进四信”、“青马工程”、“我的中国梦”等项目运行规范和内涵提升;加强工作制度建设和规范建设,注重运用新媒体手段指导和推动工作。坚持开展“五四评优”活动,完善以党政评议、师生评议、互学评议、第三方测评为体系的共青团工作评价考核机制,以评促建,及时总结团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和有效经验,加大对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指导。各级学生会组织要按照《高校学生会组织章程制定办法》、《高校学生会工作规则》以及《忻州师范学院学生委员会章程》等相关要求开展工作。

(二)改革健全基层组织制度

4.构建党领导下的 “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形成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的“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严格执行《忻州师范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和《忻州师范学院学生社团考核细则》,院团委履行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学生会配合团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加强系团委对同级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及院学生会对各系学生会指导服务,进一步推动各级学生会组织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

5.落实和完善团学代表大会制度。严格执行各级团学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坚决杜绝不按时召开的现象。院级团代会召开周期控制在35年,系级团代会召开周期控制在24年,增强代表性,提高基层团支部、非团学干部的团员学生和青年教职工的代表比例,尽早实现比例不低于70%的目标;充分听取团员代表意见,畅通代表参与渠道,推行代表常任制、提案制和大会发言制度,建立院、系团组织定期向团的常任代表报告工作和听取意见建议的制度;坚持团内民主,落实基层团支部直选制度。各级学生会组织要定期规范召开代表大会,院、系级学生代表大会召开周期不得超过2年,代表名额一般不低于学生会组织所联系学生人数的1%,院级学生代表大会名额分配要覆盖各系、年级及主要社团,其中非院、系学生会骨干的学生代表不低于60%

6.巩固和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开展、创新魅力团支书大赛、团支部风采大赛、团校微沙龙、团支书论坛等品牌活动。发挥院级团委主体作用,加强各系团组织建设,明确书记专设,健全内设机构;巩固班级团支部建设,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实行班长兼任团支部副书记或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制度;针对青年教职工等群体,成立青年教师工作部,主要职责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引领,紧密配合第一课堂,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政治意识,加强师德建设,紧扣青年教师需求,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协助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青年教师服务工作。鼓励有条件的系团委探索实验室建团、宿舍建团、网络建团等多种形式,切实落实团组织对全体团员“全覆盖和多重覆盖”要求。系团委根据情况探索新的组织架构,增设实践委员,以推动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制度化,继续深入实施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纳入学院“五四评优”的体系中。

7.加强发展团员和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增强团员先进性和光荣感,广泛开展团员意识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按照团章程序和有关规定发展团员,团员名额由区域统筹划拨分配,入团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考察,新团员的大会表决、审批、宣誓、教育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程序严格、手续完备。新团员接收必须经过团支部大会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严格落实培养联系人制度、团支部考察制度,入团前要参加不少于8学(课)时的团课学习。大力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严格执行举团旗、学团章、唱团歌、戴团徽、过团日的要求,增强团员对组织的归属感、作为团员的光荣感。加强庄严神圣、贴近学生特点的入团等仪式教育,充分运用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伴分享等方式加强团员经常性教育,组织团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一般累计不少于1天或者8学时。创新三会两制一课方式和载体,特别要把团员教育评议与团员年度团籍注册结合起来。完善和加强团员档案管理,建立团员登记表制度。严肃团的纪律,对违反团章规定的团员依章及时处理。

(三)改革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8.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我省文化资源优势,抓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挖掘红色文化精神内涵,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用革命精神滋养思想、激励行为。在全院团组织中开展“四进四信”、“与信仰对话”“主题团日”“我的中国梦”等思想引领品牌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校园创建、爱国主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不懈的传播党的政策主张,旗帜鲜明开展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坚定“四个自信”,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持续深入开展以“青年马克思培养工程”为龙头,以网络评论引导为常态的思想引领工作,大力推动“青马”培养工程,择优选拔和跟踪培养相结合,扩大选拔对象的覆盖面,实行分类、分阶段的不同层面层次的课程规划,构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系统化培训体系,参与培训学员数量不低于本校在校青年师生总数的35%,并实现逐年增长。

9.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配合“第一课堂”,加强与学院相关部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机构合作,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从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成为学院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10.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和帮扶机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继续协助学生会开展“职能部门接待日”活动,以学生会权益部等为主要抓手,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完善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以“青年之声”平台建设为依托,按照“加强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功能内容建设、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与重点工作整合、推动强化工作保障”的思路,与已有的学生维权平台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将“青年之声”平台建设成反映学生呼声、回应学生诉求、维护学生权益、服务学生成长的统一品牌和重要窗口。

11.推进“网上团学”建设。构建“一个中心”、“两个圈子”新媒体工作机制,发挥新媒体中心统筹协调作用,推进青年评论员培养计划,打造“舆论圈”,加强学生舆情引导;推进校园媒体联动,建设“媒体圈”,汇聚校园媒体力量;加强网络文化内容供给,研发和推广优秀内容产品,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和水平,打造微信、微博、QQ、贴吧、网站等新媒体矩阵。学生会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网上学生会”建设,建立实名认证的官方微博、微信账号等互联网平台,加强直接联系服务同学的力度,增强工作互动性,接受广大同学监督和评议。实现学生工作和活动信息扁平化传递。

(四)改革完善团干部选用培养制度

12. 共青团要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团干部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心系广大青年、提高工作能力、锤炼优良作风”重要要求,切实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严格团干部选拔配备考核制度,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共青团干部队伍;在校团委书记班子至少配备2名学生兼职副书记,增补12名青年教师和12名文体业务骨干或系团委书记任兼职副书记,增补有社会影响力的省级以上青联委员任挂职副书记,系团委也必须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设置兼职的副书记。挂职、兼职干部不占编制,不完全对应行政级别。

团干部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改进团干部作风,加强团干部成长观教育,坚持落实常态化下沉基层,团干部要做团员青年的表率。学院团委领导班子、各系团委书记、团支部书记每年要向团员述职并接受团员测评,对于测评不合格的,应按照组织程序予以调整。学生会层面,院级学生会组织须设立主席团,由主席1名、副主席57名组成;聘任秘书长1, 由院团委专职干部兼任;学生会组织各职能部门(中心)设部长1名、副部长1名;不得设置主席助理、部长助理等岗位。

13.优化团干部发展机制。学院党委要推进青年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发布和成果遴选机制,将共青团工作理论研究课题纳入学校高等教育发展课题系列中,为学院团干部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搭建平台,提供支撑。结合团干部绩效评价、能力特长等,逐步完善团干部校内转岗和校外流动的制度安排。

(五)改革强化保障支持

14.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学校党建工作会议要明确列入共青团专题内容,每年至少召开1次专题会议研究团的工作,将团的建设纳入学院党委的建设总体格局,推行团建与党建同规划,同部署;明确1名学院党委副书记分管共青团工作,1名副院长联系共青团工作。我院团委书记为党员的,作为学院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人选。严格落实团组织受同级党组织领导、同时受团的上级组织领导的双重领导体制。学院党委要把学生会组织工作纳入党群工作整体格局进行谋划,重视关心学生骨干的培养和管理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在同级党委支持下成立同级学生会党支部(总支),推荐优秀学生干部加入党组织

15.优化资源条件保障机制。学院应将生均不少于30元的级团委日常工作经费纳入学年度经费预算安排,保证团委开展工作的必要经费,团的重点工作项目和品牌活动另设专项工作经费给予支持。学生会组织的经费在团委和常代会指导监督下进一步规范财务制度, 健全经费执行的公开和监督机制, 增强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学院要为各级团委、学生会和社团组织配齐各专属专管专用的办公场所和活动阵地。

三、组织实施

  本方案由学院党委制定下发,院团委及相关部门负责实施,系党总支指导各系团学组织部署落实。

地址:忻州市和平西街10号
邮编:034000
E-mail:tw@xztc.edu.cn

共青团忻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版权所有 2017-2019
共青团忻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晋ICP备0500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