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乡村产业振兴。7月11日,由校学生会、校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和学生新媒体中心共38名师生代表组成的“醉美代州·黄酒新脉”特色产业调研队,在校团委挂职副书记程书鹏老师和校团委李瑞老师的共同带领下,深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代县,围绕“醉美代州——代县黄酒非遗传承与产业创新实践”主题,正式启动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寻根溯源 体悟非遗深厚底蕴
上午,团队依次参访代县非遗展示馆、代州文庙与边靖楼,多角度感悟代州地域文化精粹。在非遗展示馆,学员们通过参观木雕、刺绣等工坊,特别是承载着深厚历史的代州黄酒酿造技艺与器具展示,了解了“非遗+”产业赋能乡村发展的创新实践。于华北现存最完整的州级文庙——代州文庙中,学子们崇文祈愿,领略明清儒家礼制建筑的恢宏气象与精巧木构工艺,遥想古时祭祀礼乐与本地佳酿黄酒交织的悠远文脉。登临明代边靖楼,体悟战国名将李牧镇守雁门关之史迹,感受“威镇三关”巨匾昭示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核心地位,想象戍边将士借黄酒驱寒励志的往昔场景。此行通过对代州黄酒这一活态文化符号所串起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解,为青年学子打造了感受代州文化密码的生动社会实践课堂,为后续深入探访黄酒酿造工厂、理解其古今技艺传承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石。




深入产业 洞察创新发展脉动
下午,团队赴四达酒业实地调研,与总经理、省级非遗传承人李全锁先生座谈,深入交流黄酒历史文化渊源、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创新路径。座谈会结束后,学子们实地走访了工厂的现代化生产车间、恒温恒湿的陈年酒窖以及展示企业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对四达酒业从原料处理、酿造储存到品牌传承的整个生产脉络形成了更为全面的认知。




本次“醉美代州·黄酒新脉”特色产业调研活动,为我校青年学子搭建了深入基层、服务地方的实践平台。通过实地走访、产业调研与文化溯源,学子们深入了解代县黄酒的非遗价值与产业发展潜力,提升了对国情社情的认知和专业实践能力。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积极运用专业知识,投身非遗保护传承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为服务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